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 (记者王敏)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生物降解材料已经进入规模产业化的前夕,未来5年,这一产业的产能将明显增加,达到年产40至50万吨。届时,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成本也将适度下降,伴随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的升级改造,以降解塑料袋为代表的降解材料有望大量普及,这种号称“史上最环保的垃圾袋”也将进入寻常百姓家庭。
据了解,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570万个可降解生物垃圾袋投用各大公共场所,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。奥运会后,又在上海会再放异彩。10月26日,两年一度的“第四届生物基与生物分解材料技术和应用国际研讨会”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,300名来自美、日、韩、德、英、中等国内外顶级低碳环保新材料专家汇聚一堂,共同探讨这一新兴产业“十二五”的发展前景。
长期与我国生物降解塑料企业打交道的翁云宣告诉记者,作为一种新材料,过去10多年,由于生产成本过高,全球生物分解材料市场一直迟迟未能大规模启动。但随着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高居,合成树脂价格一路飙升,使得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分解塑料的价格瓶颈嬗变为成本优势,一些国际性大企业开始重新重视生物分解材料的研发。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涉足这一产业,并且呈蓬勃发展势头。
据悉,3年前我国盈利的生物降解塑料企业很少,而现在我国实现盈利的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已经有二十多家。苏州汉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了规模化发展,不仅从福建搬到了昆山工业开发区,生产线产能也一次性提至1万吨以上,覆盖了一次性医疗用具、化妆品、餐具、杯具、保健品等生活领域。
据了解,20世纪80年代,降解塑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,在北美,降解塑料以每年17%的速度增长;在欧洲则以每年59%的速度增长。我国有关部门也正在考虑提供政策上的支持,并在部分地区开始实行降解塑料的试行政策。